工作内容
(一)组织形式
建立“省级部门统筹推进、市级部门具体实施、支撑机构服务保障、试点企业广泛参与”的联合工作机制。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负责统筹推进深度行活动,及时总结活动成果、经验和建议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青岛市通信管理局在第三方机构支撑下,负责督促指导试点企业开展分类分级管理,组织辖区内典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标识解析企业、联网工业企业参加政策标准宣贯、人才培训等活动。山东省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研究院(原省电子信息产品检验院)牵头,联合国家级专业机构、山东省通信网络保障中心、山东省工业互联网协会等第三方机构,负责分类分级管理、政策标准宣贯、资源池建设、人才培训等工作的支撑保障。
(二)活动内容
1.开展分类分级管理试点。根据《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指南(试行)》要求,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在充分征求企业意愿基础上,选择3-5家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标识解析企业、联网工业企业需统筹数量选择,有条件的市可增加数量)开展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试点,指导企业完成自主定级,由第三方机构对企业自主定级情况进行定级核查、检测评估,指导企业落实与自身等级相适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模式。
2.组织政策标准宣贯。围绕工业互联网安全管理、技术防护等内容,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组织重点企业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防护系列规范(试行)》等文件,聚焦工业互联网安全现状、未来趋势、安全标准及分类分级管理主要任务等,邀请行业专家、重点企业等开展交流,分享优秀实践经验、技术路径及典型解决方案,促进行业企业经验共享和产业合作。
3.建设工业互联网安全资源池。有效整合工业互联网安全产品、综合解决方案、专业服务机构等优质资源,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联合培育打造山东省工业互联网安全资源池,提升我省工业互联网安全供给水平和服务质量。各市可围绕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需求,组织重点支撑服务机构、安全厂商与工业互联网企业开展公共服务供需对接,为企业开展网络安全防护建设提供产品和服务支撑。
4.组织人才培训。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可根据实际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培训,举办工业互联网安全讲座、技术沙龙、场景实操等活动,增强企业网络安全防护意识,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管理和技术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市、专业服务机构、安全厂商、工业互联网企业等共同建设工业互联网安全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