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支持区县科技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总体要求

  • 发布日期:2022-11-07
  • 来源于:重庆市-市辖区-相关政府部门
重庆市支持区县科技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总体要求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重庆的系列重要指示,全力推动市第六次党代会重要任务落地落实,注重发挥科技创新在区县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大力促进区县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融通发展,强化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着力优化创新版图,着力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推进科技产业融合,着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扩大科技交流合作,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联动协同的区县科技创新格局,全面提升全域科技创新能力,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特色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区县资源禀赋、产业特征、科技基础,统筹引导区县做强优势和特色,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错位、差异化发展,构建主题鲜明的区县创新发展格局。

需求导向,创新发展。立足区县科技创新发展需求,强化人才、基地、资源、平台、资金等创新要素一体化配置,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引领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优势产业。

深度协同,联动发展。完善市区(县)会商、区县调度等联动机制,共同推进重大科技工作落实,健全区县对口协同发展机制,丰富拓展科技合作方式,推动市区(县)有效联动、区县高效协同,汇聚推进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

(三)工作目标。

到2025年,“一区(县)一平台”科技创新形态基本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联动协同的区县创新发展格局初步显现,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创新平台更加完善。有计划、有针对引进一批高等院校、大院大所,落地建设一批切合区县发展实际的高水平研究院、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基地。高新区布局更加优化,高质量发展引擎作用更加凸显,对全市工业总产值的贡献超过30%。激励区县打造一批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特色科技平台,大力提升区县科技创新能力,新创建国家创新型县2个左右。

科技支撑更加有力。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一批重大创新产品,推动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服务社会民生能力不断提高,科技惠民项目扎实推进,助推人民生命健康、乡村振兴、智慧城市等领域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环保科技支撑进一步强化,实施一批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项目,助力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大幅增长,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对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发明专利拥有量的贡献度进一步提高。到2025年,各区县共同培育科技型企业4.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8000家。

创新协同更加高效。各区县协同联动水平进一步提升,谋划实施一批重大专项,联合共建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共同组建一批创新联盟,创新人才、科技成果等创新要素在各个区县顺畅流动,科技创新协调发展新局面基本形成。

创新生态更具活力。各区县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科技人才队伍持续壮大,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受益面不断扩大,科技金融支持体系更加优化,科技成果转化链条更加完备,创新创业服务更加高效便捷,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查一查企业可申报哪些惠企政策
奖补政策快速匹配 奖补额度精准预估
锐创社政策服务优势
数万企业共同的选择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