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提升区县创新能力
(七)打造特色科技平台。
支持各区县按照“一区(县)一平台”原则,聚焦科技创新主题,打造一批引领性、特色化科技创新平台。升级打造巴南重庆国际生物城、荣昌国家畜牧科技城,加快打造渝中软件产业园、涪陵慧谷湖科创小镇、云阳小江科创城,推动渝北区加快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支持忠县、丰都等创建国家创新型县,引导有条件的区县谋划打造特色科技创新平台。提升重庆高新区和璧山、荣昌、永川等国家高新区发展水平,支持铜梁、潼南、涪陵、大足、合川、綦江等市级高新区积极创建国家高新区。支持有条件的区县积极创建市级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等各类创新平台。
(八)打造基础研究平台。
聚焦基础前沿研究重点领域,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实验室体系,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教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原始创新集群。加快培育国家实验室,推动国家实验室重庆基地落地西部(重庆)科学城等核心承载区,高质量建设金凤实验室、明月湖实验室,支持有条件的区县通过产学研联建、川渝共建和市区(县)合建等方式,谋划建设一批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支持西部(重庆)科学城加快超瞬态实验装置、长江上游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等科学装置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区县集聚高水平高校院所等优势创新资源,谋划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教基础设施。
(九)打造技术研发平台。
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需求,整合政产学研资源,构建以应用为导向的技术研发平台。支持主城都市区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建立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推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转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鼓励有条件的平台在“两群”地区建设分中心等分支机构,支持“两群”地区聚焦特色产业打造研发平台。支持有基础的区县谋划建设一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支持沙坪坝区、渝中区等在特色优势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或市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十)打造高水平研发机构。
强化分类指导,深化管理改革,培育一批产学研融合研发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区县引进知名高校、一流院所、重点企业落地建设高端研发机构,培育一批特色化、专业化的新型科研机构,积极推动科研院所向新型研发机构转型。鼓励有关区县引导市属科研院所构建市场导向的科研体系,加快推进改革运行机制、创新发展模式和增强原创能力。加大发挥中央在渝科研院所优势,围绕重点领域开展技术研发,推动成果在相关区县产业化。